人民网2018大学校长论坛主题论坛二 聚焦“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”(人民网蒋建华 摄)
人民网太原10月25日电,今日上午,“回归·创新·育人2018大学校长论坛”在山西太原开幕。中国矿业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北京语言大学、中国民航大学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、湘潭大学、山西农业大学等7所高校的书记校长围绕“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”展开讨论。
服务地方的重点在推动科研成果转化
为了更好发挥地缘优势,主动融入社会经济发展的广阔市场,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技、文化和人才支撑,高校需针对自身在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等方面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,思考如何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。
推动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,是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钱永华表示,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台鼓励科技人员成果转化政策,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技术服务中心,形成懂市场、懂经营、懂金融的专业转化队伍,搭建科技人员与市场生产的桥梁。在西北地区和全国以及中亚地区建设了27个农业试验站,46个示范基地和100多个品种展示园,将试验站建为集人才培养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、国际交流为一体的平台。“高校发展离不开国家支持,高校发展更要融入国家战略。” 钱永华说。
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刘波指出,高校在以本为本培养人才过程中,应优化课程培养体系和实践体系,畅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。大学职能正走出象牙塔,以人才和科学研究成果服务社会,凸显自身价值。矿大作为行业特色高校,承载着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助推行业升级转型的重要任务,在对接行业需求、地区升级转型过程中,努力做到立足特色入主流、顶天立地上水平、强本拓基转型发展。
中国民航大学校长董健康指出,大学是以知识运作为主的机构,学科强就是知识创新能力强、知识生产能力强,以高校的系统知识生产能力,与强大的优势学科服务地方经济发展,是高校应做的本源性的工作。在此过程中,中国民航大学结合应用科学定位,注重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,通过理论创新和技术创新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。
科研成果转化应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
“不仅从经济层面衡量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实效,更应从社会效益、社会发展方面进行评判。”同济大学党委副书记徐建平强调,应当发挥高校科技力量服务社会进步、社会发展、社会建设,将成果转化与社会效益相结合,从而促进大学走得更久、走得更远,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。“同济大学主动面向国家需求,面向地方经济,在优势学科上做文章,有前瞻性、开拓性地开展工作,在攻克技术难点等方面发挥高校的重要作用。”徐建平说。
湘潭大学副校长刘长青表示,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永恒的课题。考虑到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,湘潭大学成立了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和知识产权学院,完善知识产权形成、管理、转化、应用,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率,强化教师科研成果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。依托湘潭大学的专业优势,努力将学校融合到省、市经济发展过程中。
服务地方经济是大学生存的活力源泉
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是高校的重要使命,也是大学生存的基础和活力的源泉。在谈到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时,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表示:“每年到北语学习的外国留学生覆盖140多个国家,共有6000到7000人在此学习,促进了北语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机制。同时,北语收集‘一带一路’沿线国家的语言资源,成立语言资源保护中心,并开展了一系列高级别的人文交流活动。”
山西农业大学副校长邢国明表示,成果转化是高校服务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,也是一个难点。山西农业大学成立三农服务中心,统管全校技术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工作。并且根据山西农业特点,组织了65个专家的推广团队,形成学校、地方政府、农技部门、农业企业和经营主体五位一体的工作体制,将五个生产要素和科技要素紧密结合。“以内涵发展强大自己,以融合发展服务社会。”邢国明说。
编辑整理:宋子节
来源:人民网-教育频道